
产品中心
产品名称:
SJZ系列产品
设计特点
1、无碳刷 |
使用补偿变压器提供一补偿电压加入到电源回路,从而保持输出电压在额定范围内。使用接触器群来改变补偿变压器一次绕组的连接,可得到不同的补偿电压输出,完全避免了由于碳刷滑动与磨损产生火花所引发的高频干扰,以及延长了使用寿命。 |
2、无电机、链条及齿轮 |
结构简单,无电机、链条齿轮等传动系统。无机械故障,从而达到经久耐用的目的。 |
3、功率因素补偿系统 |
对感性负载大的用户,可选配自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,补偿后功率因数可达99%。 |
4、浪涌吸收装置 |
主电路设有浪涌吸收装置,可吸收接触器转换过程中的浪涌电压。 |
5、防雷击装置(选件) |
可跟据用户需要按装防雷摸块。 |
6、远程控制(选件) |
可根据用户需要安装远程通信接口。 |
7.三相分调控制式 |
根据用户需要,做成三相分调控制以保证三相电压的平衡。 |
8.照明智能控制式 |
根据用户需要,做成智能型开与关及自动降压节能照明。 |
型号规格
主电路方框图
工作原理
补偿变压器每相具有两组完全相同的220V初级绕组, 从次级绕组上获得的补偿电压串接于主电路中, 其单相接线图如图。
补偿装置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之间存在如下关系。
U2=U1±ΔU
式中:U2—输出相电压
U1—输入相电压
U为补偿电压。它的大小和相位与补偿变压器初级绕组的连接方式有关。如把两个初级绕组串联连接后正向接入网络的相电压,则可得到一个与网络相电压同相的补偿电压;若反向接入,则得到一个反相补偿电压。另外,如将两个补级绕组并联后正向或反向接入网络的相电压,则可得到为串联时2倍的正相或反相补偿电压。如果两个初级绕组不接入网络,并使之短接,则补偿电压为零,即U2= U1。本装置是根据上述要求确定了接触器的五种通、断状态。
- 直通档:K1—K3接通,Kd1—2、Kh1—2断开,此时K1—K3的主触头闭合,使初级绕组短接;Kd1—2、Kh1—2的主触头断开,使初级绕组不接入网络,因此补偿电压为零。
- 降I档:K1接通,K1的主触点闭,K2、K3断开,K2、K3的主触头断开,初级绕组串联连接;Kh1—2接通,Kh1—2的主触头闭合,Kd1—2断开,Kd1—2的主触头断开,使初级绕组正向接入网络相电压,在次级绕组上得到一级正相补偿电压,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低一级补偿电压。
- 降II档:与降I档的区别在于K1断开,K2、K3接通,初级绕组改变成并联连接。次级绕组上得到二级正相补偿电压,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低二级补偿电压。
- 升I档:与降I档的区别在于Kh1—2断开,Kd1—2接通,使初级绕组反相接入网络相电压,在次级绕组上得到一级反相补偿电压,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一级补偿电压。
- 升II挡:与升I档的区别在于初级绕组由串联改变成并联连接,即K1断开,K2、K3接通。因此在次级绕组上得到二级反相补偿电压,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高二级补偿电压。
交流接触器的切换是按输出电压的指令来进行的,只要输出电压超出设定的最高最低允许值,通过接触器的切换使之恢复到允许值之内?;坏驳那谢还淘?个周波(40ms)内完成。
使用须知
1、调压器投入运行前应详细了解受电步骤。
2、负载电流不应超过允许值。
3、输入电压在允许范围内,输出电压不在规定的范围内应立即进行检查。输入电压超出允许范围,输出电压也将超出规定范围,若对用户影响不大,则可继续使用。
4、本装置没有独立的分相控制功能,因此,输入电压的不平衡将引起输出电压的不平衡。如用户需分相控制,可特殊设计制造。
5、本装置经过72小时连续试运行;正常条件下使用,能在额定负荷下长期连续运行,无需专人监视。
Copyright ?2020 版权所有:上海劲扬节能电器有限公司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上海 沪ICP备20001726号-2